大約是像下圖如此「水墨畫」的視野角度。
金瓜石從年輕到現在,至少去過二、三十次了吧,怎麼不知道有這樣的地方?
問了他說是「長仁社區觀景台」?那就去找找看吧。
可是一找就走錯路了,和善的金瓜石鄉民說在瀑布那邊。
所以就先到黃金瀑布吧。
太陽大的時候,瀑布真的會有「金光閃閃」的錯覺喔。
從瀑布觀察周遭環境,感覺拍攝地點應該是在瀑布的右方。
由瀑布往下走就知道原因在哪了?
以前以為十三層就是一家工廠,從瀑布向下往右邊的路走,不就進到工廠了嗎?
所以一直認為那是沒路,無法往前的。
現在走進去當然就豁然開朗了。
十三層的最上一層有個觀景區可停車看海。
看下去的陰陽海陰陽分明。
基隆嶼則長這個樣子。
請仔細對照基隆嶼圖與篇首第一張圖的相關位置(嗯,今天這篇很科學),明白了吧。
往右一看,就找到今天的目的地「長仁社區觀景台」了。
從這裡到觀景台還要開上一段路。
雖然感覺是開在狹小巷弄裡,不過一直走就會走到了,非常好找。
觀景台下方有停車場,上去是一段階梯。
停車場可以拍到十三層像「城堡」的樣子。
圓形的觀景台視野相當優。
往左可以拍到十三層全景。
往前是海,往另一邊是茶壺山。
往下拍是「普通乖」的小孩。
當然,小孩乖不了多久,於是我們上山去爬勸濟堂停車場旁邊的步道。
妹妹看起來精神更好了。
一下子就把爸媽拋在腦後。
在終點觀景台休息時,迎面飛來一支老鷹,正好測試新相機的連拍功能。
可惜不是大砲,怎麼打鳥都是黒壓壓的一片。
然後媽媽看到山路一條,蜿蜒向上通往茶壺山的涼亭,便提議想上去看看。
沿山都是這樣的路,開了很久。
走到盡頭沒路了,出現這樣的說明牌。
也就是說,我們只要爬900公尺的山路,就能攻到茶壺山頂了。
才爬完第一段階梯,爸爸我就想要放棄了。
因為大霧開始來了。
連山頂都看不見,怎麼爬到山頂呢?
年紀小小的妹妹都已經爬這麼高了,晨禾跟表弟更是只聽見嬉鬧聲,完全不見人影的好腳力。
所以咬咬牙吧。
一起同行的隊友阿姨,我回家放大看過了,這個牌子寫的只是「危險...不可擅入....後果自行負責....」這類的警語。
越走霧越濃,山區的霧真的說來就來。
不過回頭看則都是清楚的,也就是我們正走進「霧中風景」吧。
哇!霧中的紅衣女鬼!
喔,看錯了,只是安把外套脫掉而已。
這攻頂的半山腰,竟然來一幅日式「枯山水」。
這該不會是天然「落成」的吧?
妹妹在三分鐘前的模糊剪影,遙遙傳來說會等我們,果然非常守信用。
快要到了,加油。
上次跟重儀從黃金博物館大約爬到這座涼亭就不爬了,沒想到只剩110公尺。
加油啊,前面朦朧中,應該會有山頂可攻的。
哇!終於到了?....沒這麼簡單。
最後一段路必須攀繩才上得去。
路有點擠,先等一下吧。
咦?有雲間的缺口可以看到下方。
不到一分鐘,霧突然散開了,山頂的形狀變得很清楚。
帶頭大哥發現,這好像不太適合小朋友爬上來,兩邊都有可能摔落山谷的。
尤其是最後的大石塊,妹妹要怎麼上去呢?
就在這個時候,夕陽露臉了。
叫小孩們下來看夕陽吧。
雖然最後決定都不上去,因為只差20公尺,也算山頂了。
可是我千里迢迢爬到這裡,無論如何要當「代表」上去真的攻頂一下吧。
於是眾目睽睽之下,爸爸我攀繩爬上去攻頂吧。
小心翼翼攀繩爬完這20公尺後,就會看到這面獎牌。
這裡大約可以容納三、四人一齊站在攻頂的標示牌周圍
四周景色變化得相當快。
有雲海看日出的Fu呢。
山的側臉,所以我應該是在耳朵的地方,為什麼說是無耳茶壺山呢?
跟著前人下山的路,慢慢攀繩走下去;上山是直著身子,下山則要蹲著走。
風景真的不錯喔。
處處都很空靈、很黃山。
這個角度好巧,像是前山照後山影。
還沒五歲的妹妹,可是健步如飛,自己爬上山的喔。
一定要的「回首來時路」,沒想到竟然爬了這麼高。
剛剛就是從這裡下來的。
真的嗎?....真是令人懷疑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